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1)工业化养殖工程学研究与装备研发

    研究方向:

    陆基工业化水产养殖装备技术与系统模式、深远海养殖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

    养殖水净化机理与技术、循环水养殖装备与系统工程、水产养殖生产辅助作业技术与装备、深远海养殖系统工艺与装备、水产养殖生境精准调控技术。

    十一五以来承担课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工程化养殖高效生产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开发”、“淡水鱼工厂化养殖关键设备集成与高校养殖技术开发”;863计划课题“工厂化海水养殖成套设备与无公害养殖技术”;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鲆鲽类现代工程化养殖系统构建及工艺优化”;973课题:可控水体关键参数控制与中华鲟重大疾病的致病机理及防控理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淡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节能环保型循环水养殖工程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淡水水产品保活冷鲜冷链物流关键技术研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鲆鲽类。

    验收课题:

    “工程化养殖高效生产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开发”、“淡水鱼工厂化养殖关键设备集成与高校养殖技术开发”;“工厂化海水养殖成套设备与无公害养殖技术”;“鲆鲽类现代工程化养殖系统构建及工艺优化”;“节能环保型循环水养殖工程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淡水水产品保活冷鲜冷链物流关键技术研发”。

(2)渔业生态工程学研究与设施装备研发

    研究方向:

    1. 池塘养殖生态与环境

    2. 池塘养殖生态工程调控技术

    3. 池塘生态精准养殖模式

    4.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渔业水域生态修复的目标,建立养殖生态环境模型与评价技术,突破池塘养殖水质生态调控、养殖尾水高效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等关键技术,形成池塘养殖绿色高效生产、江河湖泊鱼类栖息地营造等技术体系,揭示滤食性鱼类在水库生态系统中的碳沉积机制,构建大水面渔业的生物碳泵模型,形成大水面渔业碳汇功能评估技术,为构建大水面高效碳增汇生态渔场提供支撑;研发生态工程调控设施和池塘精准作业装备,在全国及“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推广,提高产业的机械化率和自动化水平,实现创新成果的大面积转化应用。


(3)渔业船舶工程学研究与船舶设计

    研究方向:

    1. 渔船船型研发与功能构建

    2. 渔船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渔船及装备技术升级的产业需求,开展渔船船型研发与功能构建研究,建立渔业船型数字化模型,建立现代渔业船舶船型研发技术方法体系;围绕我国渔业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和智能化升级的远景目标,开展零碳燃料系统在渔船上的集成应用研究和示范应用,以及无人驾驶和无人作业技术在渔船上集成应用研究和示范应用;在研发典型深远海养殖服务船的基础上建立渔业辅助船船型研发技术,形成系列船谱。



(4)深远海养殖设施与装备研发

    研究方向:

    1. 海上集约化养殖系统工艺研究及装备集成

    2. 海上封闭式养殖系统研究

    3. 海上通海式养殖系统研究等前沿技术装备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海上集约化养殖系统工艺研究及装备集成、海上封闭式养殖系统研究以及海上通海式养殖系统研究等前沿技术装备研制,开展多学科融合技术研究,构建大型养殖平台工程化模型,创新研发环境因子可控的深远海可移动养殖平台,解决深远海工业化养殖技术核心平台依托问题,形成“深远海移动式工业化大型养殖工船与模式”。

(5)渔业捕捞工程学研究与装备研发

    研究方向:

    1. 远洋极地捕捞起运智能装备

    2. 养殖鱼类大流量分级计数设施

    3. 大水面生态渔业低损起捕转运设备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渔业起捕转运作业环节“机器代人”自动化装备需求,开展鱼类行为学、作业设施水动力基础研究,解析鱼类行为与捕捞装备相互影响机理,建立鱼-具-法协同作用机制,突破起捕的连续性高效起捕、一体化精准分级计数、无损转运等关键技术,大大降低劳动力聚集环节人力强度,集成目标鱼类高效捕捞技术方法与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渔业起捕转运作业环节自动化升级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6)水产加工工程学研究与装备研发

    研究方向:

    1. 水产品加工工艺与装备参数研究

    2. 水产品智能化加工装备研发

    3. 船载加工成套装备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以提升水产品资源利用率、加工效率、品质及安全为目标,针对制约水产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水产品加工新工艺、成套化加工装备、船载加工技术、加工过程智能管控等方向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形成一批水产品定量分割、梯度干燥和高效放血等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制南极磷虾专业化船载加工关键装备,研发放血、切割和分选等大宗鱼类智能化预处理加工关键装备,并建立机械化和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提升水产品加工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7)筏式养殖工程学研究与设施装备研发

    研究方向:

    1. 筏式养殖工程学研究

    2. 筏式养殖标准化设施与宜机化模式研究

    3. 筏式养殖关键设备与作业平台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筏式养殖机械化领域的技术装备空白,以牡蛎、海带等筏式养殖主要品种为研究对象,依托渔机所筏式养殖机械化创新基地(荣成)等平台,开展贝藻宜机化养殖模式、工程化筏架设施、专业化高效作业装备的研发。形成2-3种以牡蛎、海带为主要养殖品种的标准化宜机化筏式养殖模式,研制牡蛎穿苗、笼养牡蛎倒笼投喂、收获后海带自动捆扎等生产和收获专用装备,构建养殖、采收、加工一体化的现代绿色筏式养殖生产模式,并进行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


(8)智慧渔业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方向:

    1. 水生生物声学探测及多元感知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2. 渔业船联网与智能渔船技术研究

    3. 水产养殖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渔业“养-捕-加”各领域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的需求,突破渔业信息获取、智能信息处理和智慧决策各环节技术难点,形成渔业多元感知及识别、渔业船联网与智能渔船、水产养殖系统智能控制等三大核心技术,掌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的关键算法,构建渔业“养-捕-加”各领域贯通的渔业智能系统,助推实现我国渔业科技和产业现代化。

(9)渔用机器人研发

    研究方向:

    1. 渔用机器人应用基础研究

    2. 渔业养殖环节的机器人技术

    3. 渔业捕捞加工环节的机器人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现代渔业养殖、捕捞、加工技术的效率提升、智能化演进的需求,应用自动控制、机器学习、融合估计、宽带通信等先进机器人技术,开展渔用机器人的智能感知、传输、运动、作业技术研究,提高渔用机器人的感知精度、通信性能、控制精度和鲁棒性,形成渔用机器人的软硬件架构体系和样机装备,提升渔用装备智能化水平。

(10)渔业装备标准化与质量评价

    研究方向:

    1. 渔业装备技术标准研究

    2. 渔业装备管理策略研究

    3. 渔业装备质量评价与技术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开展国内外渔业船联网技术及标准体系顶层研究,建立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渔业船联网标准体系框架及制修订标准清单;开展深远海养殖设施,特别是养殖工船关键标准技术研究,提出与挪威、美国等渔业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安全水准相当的标准体系。开展典型深远海养殖模式系统边界研究,提出减碳路径和技术措施。基于国家渔业机械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平台,围绕渔业装备质量评价方法,开展渔业装备关键安全性能、低碳节能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11)渔业信息与战略研究

    研究方向:

    1. 渔业装备学科发展状况研究

    2. 渔业信息化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收集、整理和研究国内外渔业装备工程领域最新理论、成果和技术,并对相关学科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跟踪研究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国外主要渔业研究机构发展动态;渔业装备与工程数据库构建与网络平台开发。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