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造船、飞机和大型机械闻名的重工企业——川崎重工,现在还把目光投向了水产养殖。该公司将航天和LNG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推出创新养殖系统,实现城市近海高密度、低应激养鱼。
川崎重工是一家日本大型综合重工业公司,长期以燃气轮机、铁路车辆和液化天然气(LNG)储罐闻名。如今,该公司将目光投向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跨界到水产养殖业,推出了创新的MINATOMAÉ水产养殖系统。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在城市近郊港口区域实现高密度、低应激养殖,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蛋白质,同时大幅降低运输成本。该公司表示,虽然传统海上养殖经验丰富,但缺乏创建最佳养殖环境的技术,而川崎擅长将复杂工程技术应用于环境优化,因此能为鱼类创造舒适、安全的生长环境。
MINATOMAÉ系统融合了多项工业技术,采用半封闭、充气池状网箱结构,结合海水泵送、过滤和紫外线消毒,最大限度降低鱼类应激。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用于优化水流,确保水体均衡健康;水质处理技术借鉴水厂经验,维持溶氧和水质洁净;而LNG储罐液体晃动控制技术则保障系统稳定。通过这些技术融合,MINATOMAÉ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密度养殖,同时保证鱼类健康和生长质量。系统还配备水质调控功能,以应对赤潮等环境变化,降低寄生虫风险,并保证鱼类的生长状态和肉质品质。由于系统可部署在城市近郊港口及沿海地区,不仅能提供新鲜鱼类,还便于产品追溯。
今年1-4月,该公司进行第五轮实验,与Maruha Nichiro公司合作,在半封闭网箱中养殖900条鲑鳟,每吨水养鱼量达到60公斤,为日本同类鱼种的最高密度。试验结果显示,鱼体平均重约2公斤,部分鱼超过3公斤,生长状态良好,鱼腥味低。该系统证明了在高密度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生产,同时保证鱼体生长和品质。在鲑鳟试验成功后,该公司还进行了黄条鰤的试养。试验结果显示,在港口及沿海水域开展高密度养殖,不仅可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还可实现快速将产品送至市场。
川崎重工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养殖设施规模,继续进行验证试验,目标在2027财年实现MINATOMAÉ系统的商业化应用。该公司设定到2040年实现约100亿日元销售额的目标,力图将这一近海养殖模式推广至全球。通过将重工业技术与养殖经验结合,MINATOMAÉ系统展示了在城市近郊实现高密度、低应激养殖的可行性,同时为全球水产供应链提供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