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产养殖行业对绿色能源的需求提升,“渔光互补”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广。通过在水产养殖场或海上养殖设施上方安装漂浮式太阳能,不仅可直接为养殖场供电,减少柴油使用,还能改善水体环境、提高养殖效率。智利首推海上漂浮式太阳能系统。
挪威海产巨头Mowi在智利洛斯拉戈斯地区的Huar Norte鲑鱼养殖场投运了一座直径50米的漂浮式太阳能发电装置。这是智利鲑鱼养殖业首个此类项目,为海上养殖场提供清洁能源。该系统可直接为养殖场供电,并储能以备后用。每年可节省约12万升柴油,减少约350吨二氧化碳排放,预计覆盖站点约50%的能源需求,年发电量约36万千瓦时。这套系统由Mowi智利公司联合三家国际能源解决方案企业AKVA group、Alotta Energy和Fjord Maritime共同开发,旨在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项目采用挪威设计,并根据智利海洋环境进行本地化改造。该系统有助于降低海上交通频率,改善环境和员工工作条件。此外,引入太阳能可大幅延长柴油发电机寿命:如果只靠柴油发电,设备寿命通常只有四到五年;结合太阳能后,使用频率降低,寿命有望延长至15年。
该项目的技术合作方之一Alotta Energy在挪威水产养殖领域也有成功案例。该公司已在为鲑鱼养殖企业Emilsen Fisk建设了全球最北端的漂浮式太阳能系统,现已能满足企业90%以上的用电需求。Emilsen Fisk公司表示:“柴油发电机几乎不再运行,现场变得非常安静,我们既节省了能源成本,又减少了排放,还改善了工作环境。这也是我们决定再订购第二套系统的原因。”该项目部分资金由挪威政府机构Enova提供,该机构负责推动可持续能源转型。这类激励政策正在加速行业变革,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开始引入漂浮式太阳能系统,即便是已经使用混合动力的养殖企业,也希望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渔光互补”在亚洲快速发展。除了挪威和智利,亚洲在水产养殖与太阳能结合方面也走在前列。在中国,多个省份率先推广“渔光互补”模式:在水产养殖池塘上方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板,鱼虾在下方养殖。光伏板可为水体遮阴降温,抑制藻类生长,同时水体也能为光伏板降温,提高发电效率。所发电力可直接驱动水泵、增氧机,并为周边社区供电,实现养殖和能源双收益。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一些虾农也安装了漂浮式太阳能系统,用于驱动冷库和水处理设备,显著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电力成本。
绿色能源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渔光互补”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广,漂浮式太阳能通过降低柴油使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自给率,改善养殖环境和工作环境。无论是小型鱼塘、大型商业化养殖场,还是循环水养殖系统,太阳能都在帮助水产养殖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预计“渔光互补”模式有望在全球水产养殖行业得到更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