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式的海水养殖场,鱼类常面临着海虱、有害藻类和微型水母等微生物的侵袭风险。这些微生物一旦进入养殖网箱,轻则影响鱼的健康,重则带来严重损失,这一直是鱼病防控中的难题。挪威公司Bio Marine研发了一套用于开放网箱的屏蔽系统,通过物理屏障与水体循环装置相结合,有效降低微生物的侵扰。
01 屏障与水体更替的组合设计
这套系统设置于水体表层5-12米深范围内,可阻隔直径超过30微米的颗粒物,同时保持开放水域养殖原有的水质优势。
其核心是该公司研发的TurboLift装置,结构类似一个“水下烟囱”,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水体上升,通过“水下烟囱”结构将深层清洁水引入网箱中央,替换原有表层水体,实现持续换水与增氧。这一设计意图在于避免污染物随海流进入网箱,同时使水体不断更新,以降低病原聚集的风险。
02 溶解氧水平更高
在为期一个月的监测中,系统所维持的溶解氧水平不仅高于自然水体。与传统依赖推进或开放曝气的上升系统相比,在换水效率和增氧效果上更具优势。

此外,系统运行深度控制在18米以内,对水体中的气体压力进行了限制(<102 mmHg),以规避高压状态下鱼类可能出现的“气泡病”问题。目前,该防护系统已在多个养殖场广泛应用。但这类技术的有效性往往更多体现在实际应用中,而非单一的实验数据。这种情况在其他类似的物理屏障技术中也较为常见,行业对这类设备的效果评估多依赖于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