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海南文昌冯家湾“虾苗谷”转型助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1-12-16 15:48    字体大小:【大】【中】【小】

让鱼虾螺“住”进楼房里,这是海南文昌会文镇水产养殖户曾广能之前没有想过的事。曾广能的父辈是渔民,常年在冯家湾“讨生活”,之后“上岸”发展水产养殖。“村民们世代靠海吃海,以前都是露天养殖,现在东风螺住‘别墅’,是个新鲜事。”

水产养殖业是冯家湾渔民依赖多年的生计。上世纪80年代后,受冯家湾优良的自然条件吸引,一批科研院所和水产企业纷纷入驻冯家湾,带来先进的育苗技术,拉动养虾业、饲料业、网具业等整条产业链发展,冯家湾因此成为知名的“虾苗谷”。

据文昌市农业农村局介绍,2020年,文昌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超过3.56万亩,年产对虾2.61万吨。同时,文昌虾苗年产量1578亿尾,产值15.6亿元,占全省虾苗产值的80%以上,占全国市场份额近30%。

因为利润可观,许多冯家湾沿海渔民放弃出海捕捞,上岸学起养殖。然而由于没有科学规划,缺乏监管,粗放式的水产养殖粗放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局部海域水质下降,部分区域沙滩出现淤泥化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曾广能等年轻一辈的渔民逐渐认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产业难以为继,必须谋求良性发展。在这些年轻人的带头下,冯家湾禁养区内的84户养殖户如今全部完成清退,外围整改和生态修复工程也同步推进。

2020年,文昌市规划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鼓励当地养殖户“上岸”“上楼”养殖,探索近海养殖产业发展新路径。今年5月,曾广能等首批4户养殖户正式在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的两层养殖厂房进行东风螺、东星斑、银鼓鱼投放试养,开启他们的“车间化”养殖新模式。在三年试养期内,园区对他们免收厂房租金、供水等费用。

记者近日走进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看到,首栋示范养殖厂房共2层,鱼虾螺采取多层养殖模式。厂房跨梁架空结构下,数十个船型水池排列有序,由给排水管道、供氧管道等串联成一体。厂房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室内温度和光线,为不同种类海产品提供适宜的繁育和生长环境。

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管委会工作人员欧阳吉隆介绍道,新型生态养殖厂房设计为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台风暴雨能力强,同时厂房从深海抽水养殖,并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节水、节地、可控性强、低风险、水产品质量高等优势,整个生产环节可控。此外,园区对尾水采取统一治理,确保达标排放,解决生态环保问题,让养殖户没有后顾之忧。

“几个月时间,就已有两批东风螺螺苗顺利卖出,产生了经济效益。”曾广能说,与传统养殖场相比,工厂化养殖车间生产条件可控,孵育的东风螺苗品质更加稳定。

据了解,文昌市已与保险公司合作,在产业园建立了水产养殖保险、水产种苗保险和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3个险种,由政府补贴保费,为养殖户提供更多保障。

为促进当地渔民转产转业,“往深海走,往岸上走,往休闲渔业走”,产业园后期还将规划发展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业,为当地转产转业渔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今年5月,以冯家湾为核心的文昌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录。不少水产企业和科研院所“慕名而来”。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引进正大集团、海大集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14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入驻。

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何强称,该企业主要生产南美对虾种苗,冯家湾基地建成投用后,由公司自主繁育的南美对虾种虾年产量可达20万对。何强说,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从深海集中取水、统一供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岸生态的破坏,同时有效提升水质,降低企业取水的成本,这对虾苗育种企业来说具有吸引力。

欧阳吉隆告诉记者,产业园还承担着打造国家水产种业南繁基地的重任。未来,园区将建立种苗繁育联合研究中心,吸引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在园区设立科研机构,构建热带水产苗种南繁基地。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