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智慧渔业大会”在北京召开。渔机所所长陈军及科研处、信息与战略中心负责人等参加大会。
会上,陈军作了题为《智慧渔业创新发展报告2025》的主旨报告。报告站在行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智慧渔业发展背景、科技发展态势、科技进展和发展展望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和研究成果,清晰擘画智慧渔业科技发展路径。

陈军指出,智慧渔业应聚焦 “水产智慧育种、智能水产养殖、精准科学捕捞、数智水产加工” 四大核心方向,着力突破全方位信息感知、智能决策模型、全领域智能执行装备等关键技术。同时,要构建 “数据与算法、装备与场景、系统与模式” 深度融合的现代渔业生产体系,推动渔业向少人化、高效化、自主化转型,为实现《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2030 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 35%”的目标贡献智慧力量。报告最后,陈军还展示了“渔机1号”养殖平台在智慧渔业领域的相关研究与成果。此外,陈军还主持了专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智慧渔业各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模式探索和应用实践进行了交流。
会上,渔机所主笔编制的《智慧渔业创新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了智慧渔业的概念与范畴,基于文献与专利数据深入分析了2010-2024 年全球及我国智慧渔业发展态势,并总结了智慧渔业技术装备在育种、养殖、捕捞、加工等领域的进展,客观指出当前的感知广度与精度不足、传输实时性与安全性薄弱、算法模型泛化性与融合度低、决策系统落地性与协同性差等共性瓶颈问题,并提出了科技发展展望。
会议期间,渔机所科研人员还现场展示了“苗种智能计数器”和“水产养殖监测声呐”两项实物科技成果。这两项设备是智慧渔业“感知”环节的关键装备,能为精准投喂、生物量监测和养殖管理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广泛关注。
